春潮涌动处,扬帆奋进时。在2024-2025学年春学期,三亚学院健康医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2024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同学们,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实习。此次实习以党建为引领,深度融合学校“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与产教协同政策,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厚植医者初心,在体验中明晰专业方向,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注入红色动力。
一、党建领航,把稳实习“方向盘”
学院党总支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摆在首位,把专业实习作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载体。实习前,党支部联合专业教研室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点,制定“党建+实践”实施方案:每位党员教师定向联系学生小组,全程跟踪实习进展,及时解决同学们的困惑。
“作为医学生,不仅要练硬技术,更要铸牢初心。”实习启动会上,教师党员林国天以“传承红色基因,守护人民健康”为题,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结合抗疫中检验人员的先进事迹,引导大家感悟医学检验工作的责任与使命,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扎根心底。
二、千人千面,铺就个性“成长路”
秉持三亚学院“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学院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尊重学生差异,为同学们定制个性化实习路径。通过前期问卷调查与座谈,了解每位同学的兴趣方向——有的倾向临床检验,有的关注微生物检测,有的对分子诊断技术充满好奇。
学生在临床检验科室,对血液、尿液检测感兴趣的同学跟着党员技师学习样本处理全流程;微生物实验室里,热衷病原体鉴定的同学在党员专家指导下观察菌落形态;分子诊断区,关注前沿技术的同学近距离观摩PCR检测操作。党员指导老师全程记录同学们的表现,结合特长给出职业发展建议,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收获成长。
三、产教协同,搭建实践“练兵场”
实习中,同学们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体验从样本采集到报告出具的全流程:在生化检验室学习仪器操作,在免疫检验区理解抗体检测原理,在急诊检验窗口感受“与时间赛跑”的紧张。一位同学在日志中写道:“跟着党员老师做事,最大的感受是‘严谨’——哪怕是加样时的一滴误差,他们都要反复核对,这种责任心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
四、知行合一,培育应用“新动能”
一周的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更是党性与专业性的双重淬炼。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基础检验技能,更在党员榜样的影响下深化了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不仅要会操作仪器,更要懂临床意义;不仅要出准确报告,更要怀人文关怀。
刘子睿同学分享收获:“看到老师耐心安抚紧张的患者,才明白医学检验不止是‘和标本打交道’,更是‘和人打交道’”“产教协同让我们接触到最前沿的设备,知道了课堂知识如何落地”。专业教师们则结合同学们的表现,提出“技术过硬、医德高尚、勇于创新”的成长要求,为大家接下来的专业学习锚定方向。
此次专业认知实习,是健康产业管理学院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党建+育人”模式,让红色基因融入专业学习,让产教协同赋能成长,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有温度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