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研究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5-05-15 23:30:15浏览:10

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为其发展中医药膳产业提供了不可复制的优势。药食同源文化根植于海南千年的黎苗医药传统,又与热带农业资源深度融合,成为健康中国战略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特色产业支点。三亚学院健康医学院立足地域优势,聚焦药食同源领域的教学科研与产业实践,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健康产业人才,助力海南大健康产业升级。

一、海南药食同源的资源禀赋与历史渊源  

1. 自然禀赋:热带生态的馈赠  

海南地处北纬18°-20°,全年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孕育了2000余种药用植物,其中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的达70余种。典型代表包括:

槟榔:黎族传统药材,具有消积、驱虫功效,其花、果均可入膳;  

益智仁(四大南药之一):温补脾肾,海南年产量占全国90%以上;  

鹧鸪茶:野生茶树,清热利湿,被誉为“海南人的凉茶”;  

椰子:椰肉、椰水富含电解质与活性物质,可开发为功能性食品。

2. 文化积淀:黎苗医药的智慧传承

三亚及周边地区是黎族、苗族聚居地,其传统医药体系以“食药一体”为核心理念。例如:

黎族三色饭:以黄姜、红蓝草等天然色素染色,兼具养生与民俗价值;  

苗药酸汤:以鱼腥草、木姜子等发酵制成,调节肠道微生态;黎药熏蒸疗法:结合槟榔叶、艾草等药膳熏蒸,用于风湿病调理。

3. 历史脉络:从民间验方到现代产业

唐宋时期,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推动了南药与东南亚香料的贸易融合;明清时期,《本草纲目》记载海南沉香、降香等药材;近代以来,海南依托热作院、中国热科院等科研机构,系统开发了辣木、诺丽果等新型药食资源。

  1. 海南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1. 政策驱动与产业布局

政策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将中医药健康旅游列为重点产业;2023年海南省发布《药食同源物质管理试点方案》,允许灵芝、铁皮石斛等9类物质开展食品化试点。

产业集群:海口药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形成研发-加工-销售链条,涌现出“南国”“春光”等品牌药膳产品。  

2. 科研创新与标准化建设  

中国热科院联合三亚学院等高校,完成槟榔活性成分提取、椰子多肽抗衰老机制等研究;  

海南省药食同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推动黎药膳地方标准制定。  

3. 现存挑战  

资源开发粗放:部分药材仍以原料出口为主,深加工技术不足;  

品牌认知度低:缺乏如“宁夏枸杞”般的全国性标杆产品;  

文化挖掘滞后:黎苗药膳文化尚未形成系统性IP。  

三、未来前景:打造国际药膳健康岛  

1. 产业链延伸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开发功能性食品:如诺丽果酵素、辣木叶代餐粉;  

跨界融合:药膳预制菜、康养旅游套餐(如三亚南山景区“禅修药膳”)。  

2. 科技赋能与标准化体系构建

建立海南特色药食同源物质指纹图谱库;  

利用AI技术优化古方配伍,开发个性化膳食方案。

3. 国际化与自贸港窗口效应  

对接RCEP成员国,输出槟榔口含片、鹧鸪茶饮料等产品;  

举办博鳌健康论坛药膳主题分会,建立国际认证体系。  

从黎村苗寨的古老智慧到自贸港的现代实验室,海南药食同源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三亚学院健康医学院将深化“产---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成为传统医药文化的解码者、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健康海南的建设者,让药食同源的海南方案惠及全球。


  • 电话:0898-88386350 邮箱:kangguan@sanyau.edu.cn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三亚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健康医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彩尙青年微信公众号

    • 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