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三亚学院第二期急救师资培训班在健康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正式启动。本次培训共有我院33名教职工参与,旨在通过系统化教学提升校园急救能力,强化教职工应急救护与教学转化水平。
(开班仪式全体合影)
课程紧贴实战,夯实急救技能
培训为期4天(4月12日-4月20日),总课时48学时,内容覆盖红十字运动基础、心肺复苏(CPR)、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处理等核心模块。开班首日,教职工通过破冰活动迅速融入学习氛围,系统掌握急救理论知识,并分组开展心肺复苏(CPR)实操演练。在导师指导下,学员重点学习胸外按压的深度与频率标准、人工呼吸操作规范,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流程,通过模拟心脏骤停场景,反复练习“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启动急救—CPR与AED协同施救”的全链条操作,确保急救措施精准高效。4月13日课程聚焦“创伤救护理论与实操”,学员在导师指导下模拟止血、包扎、固定等操作,结合真实案例深化技能应用。晚间设置的试讲训练环节,进一步强化学员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表达能力。
(进行讲解和实操环节)
后续课程将围绕意外伤害处理、突发事件应对等主题展开,通过“理论+实操+试讲”的递进模式,助力教职工实现从技能掌握到教学传播的能力跃升。培训全程依托健康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CPR模拟人、创伤包扎模具、AED训练设备等先进教具,为学员提供高还原度的急救场景实训。
(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课程表)
聚焦校园安全,赋能教学实践
三亚学院健康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举措,通过培养我院教职工急救师资力量,未来可辐射至全校师生群体及校内各类活动,为师生生命安全增添保障。参训教职工普遍反馈,课程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尤其是创伤救护的现场模拟训练,对日常教学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陈小勇院长进行CPR操作试讲训练)
本次培训以“高效实训强技能,实战赋能筑防线”为目标,通过系统性课程与创新实践,提升参与者的急救技能与教学转化能力。依托模拟设备与情景化实训,学员在真实场景中锤炼止血、心肺复苏、灾害救援等核心技能,并通过竞赛、研讨等活动激发教学潜能。未来,参训师资将作为校园安全的中坚力量,推动急救知识普及至师生群体及社区,为构建平安校园、筑牢社会公共安全防线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