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非遗展厅,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5-04-12 23:35:38浏览:10

328日下午,三亚学院健康医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部分同学,在孟晓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三亚市群众艺术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外研学实践活动。

群众艺术馆内的“非遗”保护中心,是三亚市唯一个集中展示“非遗”保护成果的单位,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国家级保护项目3个(《黎族打柴舞》、《崖州民歌》、《疍歌》);省级保护项目12个,市级保护项目15个。该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培训、文娱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非遗的普及和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

此次研学活动受到了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特聘讲解员张老师用她清澈的嗓音,把每一个图片、展区背后的非遗故事,给大家娓娓道来。同学们参观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锦的制作流程、疍歌的起源和疍家生活的方式、钻木取火等展区,深入了解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传承现状。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师生和张老师积极互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业的融合可能。张老师特别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的提问,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文化和历史中的瑰宝,如何发生、发展、演变、传承,以及在新时代里,通过各界努力,融入了新的技术,开创了新的生产力,焕发勃勃生机。


(黎陶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

(疍歌的起源和疍家生活的方式)

(黎锦的制作流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个人,尤其是青年学子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培养出仅会考试的书呆子。因此,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创新思维,提升其综合素质,是教师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把世界当成教材,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听、去看、去体验、去实践,力求变换的不止是“教学场景”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态”。

参观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我们直观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我们的创业项目提供了新思路——如何通过数字化、文创设计等方式让非遗‘活’起来,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康管学院师生与“非遗”中心讲解员合影留念)

作为大健康领域未来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我们由衷地希望,在课堂里,用现代的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在课堂外,给学生创造可以浸入文史、自然、艺术等全学科领域进行“五感体验”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们懂得尊重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共情劳动者,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让古老的技艺焕发新时代的光彩,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们慢慢学会承担当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每一次探索和实践中,慢慢感悟“见天地而知敬畏,见众生而懂怜悯,见自己而明归途”,从而使OBE理念深度融入更为广义的“教”和“学”,将“走入校园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真正落到实处。


  • 电话:0898-88386350 邮箱:kangguan@sanyau.edu.cn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三亚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健康医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彩尙青年微信公众号

    • 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