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五育并举”体制机制保障。推动“五育并举”课堂教学以及假期的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第二课堂的融合,实现实践平台的对接和资源共享。
二是创新“五育并举“课堂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实施以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结合的课堂教学创新。假期备课中加强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是构建“五育并举”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学生、家长、教师、社区等多元的评价方式,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德育评价,强化以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要内容的体育评价,改进纳入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的美育评价,加强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与实践的过程性劳动教育评价。